(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
近年来,微专业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多所大学中悄然兴起,吸引了不少学生乃至校外人士积极报名。所谓微专业,大多瞄准新技术、新产业、新需求,如“AI+X”“计算、数据与管理”“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治理”“新能源电池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小而精且美,虽然不具有学位授予资格,但依然挡不住人们的报名修读热情。
微专业的兴起,不仅是对现有教育模式的补充和拓展,更是回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积极尝试。长久以来,大学教育遵循分学科治学、分专业培养人才的传统,有着严格的规范。学校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来申请开设专业,再进行招生、培养、考核,最终授予学生学位。专业划分具有较强的“刚性”,学科之间的界限相对清晰。然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不严格按学科划分,往往需要综合性知识和能力来解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学科建设与学生及就业市场的现实需要时有“错位”。在学习期间,学生虽然有转专业、辅修、跨专业选课等机会,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得不再三权衡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因素。
不同于大学教育传统的主修和辅修专业,微专业不具有学位授予资格,一般只提供学习证明。这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权威性,但也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由于开设限制较少,无须过多申报审批,高校可以更自主决定开设哪些微专业。实践中,不少微专业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使得教学组织和方式更加务实多样,有的甚至面向社会开放。
微专业优势何在?笔者认为,不妨从“微”“专”“业”3个维度来理解
从“微”的维度来看,微专业大多学制短、课程精。它不像传统专业那样结构严谨、体系庞大,更多是聚焦某一具体领域或技能,通过短小精悍的5~8门课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掌握核心知识,这也使得微专业能够更适应当前经济业态的快速变化和知识的不断更新迭代。对学习者来说,微专业的“微”还意味着更低的学习门槛和更高的学习效率,单刀直入,更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提升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从“专”的维度来看,微专业虽然学制短,但并不意味着浅尝辄止,相反,在专业方向上具有鲜明特色。从现已开设的微专业目录来看,多围绕“四新”领域,即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这些领域代表了当前学科发展的前沿和趋势,旨在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跨学科、交叉学科人才。特别是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相关的微专业大受欢迎。就算是一些看上去很接近传统学科的微专业,如“国际中文教育”“环境健康”“刑事法学”等,在专业建设的方案中也引入了大量跨学科元素,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视野和更丰富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从“业”的维度来看,微专业的开设方向清晰指向新业态、新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加码”学生职业发展的特点鲜明。传统的教育体系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传授,而微专业则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一些高校通过与企业联合授课,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设置微专业。通过大量的实践项目、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行业运作规律,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和职业规划指导。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快适应职场,更好实现个人职业发展。
值得指出的是,微专业的发展,无法取代业已规范化的专业教育,更多是作为一种补充。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微专业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多作为试验和探索。如何保证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是眼下不少人关心的,也该是微专业建设最应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授课教师要拥有跨学科的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应对精干课程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课程内容的设置也需经过严格的论证和审核,真正实现交叉融合、融会贯通。
由此说,高校应加强对微专业这块“试验田”的深耕细作,力争将其发展为“高产田”“示范田”,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助力,推动高等教育向更加灵活、开放、多元的方向发展,通过更多创新务实举措,助力培养更多具有广阔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第03版,2024-11-12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