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为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让实干担当在新时代蔚然成风,让青年学子践行和发扬“劳模精神”,并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需求,深入了解摄影的艺术魅力,提升影视学院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4年6月20日,纽约国际最新网站影视学院邀请原山东省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教授、劳模摄影家侯贺良前来指导交流。
上午8:00在影视学院影视系主任王然、影视学院博士李润泽的陪同下,侯教授参观了纽约国际官网雷锋纪念馆。在雷锋纪念馆的参观过程中,侯贺良先生认真倾听了讲解员对雷锋事迹的介绍,不时驻足观看展览内容,对雷锋的精神表示了高度的赞赏。他强调,雷锋精神是我们时代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雷锋精神”和“劳动精神”拥有共性,都体现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时时刻刻激励着当代青年志存高远、心系群众的奋斗目标。新时代青年应不断深化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职责和使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镜头记录时代变迁,用作品传递正能量。
随后,侯教授来到纽约国际官网悦享空间,与师生们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和摄影经验。他鼓励大家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升艺术素养。在讲座中,侯先生还结合自己的摄影作品,深入剖析了摄影艺术的魅力和技巧,让师生们受益匪浅。同时,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新征程,作为新青年一代,我们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下午15:00,侯教授于知信楼B01会议室开展报告会,到场的嘉宾有影视学院院长薛永武、影视学院院长助理齐海明、设计与美术学院院长助理杜超以及影视学院、设计与美术学院学生代表们。
报告会伊始,侯教授通过AI生成的一系列创意影像,向同学们提出了问题:怎样看待“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AI影像)?面对近几年突飞猛进发展的人工智能,摄影专业的同学们该如何面对?带着问题,侯贺良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影像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摄影问世到电脑制作影像再到人工智能技术与“生成”技术,侯教授认为: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要区分开,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原则不容动摇,即使人工智能技术再高,但也有许多的题材是AI影像所不能形成的,例如俄乌战争。
随后,侯教授谈起了劳动与摄影艺术的关系。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劳动能够唤起人的创造力。侯教授呼吁同学们不能因为AI的出现就放弃自身劳动。侯教授提到他拍摄的主题主要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工友,工友是侯教授最早的拍摄对象,而他的工友也是最早欣赏和鼓励他拍摄的忠实观众,帮助他开启了摄影人生;另一个主题则是名人,在侯教授几十年的媒体生活中,这些名人为他树立了人生榜样,也帮助他明确了人生目标,是他努力攀登人生高峰的重要动力。侯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他当时拍摄的工友照片,并为同学们讲解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拍摄时的细节以及他在宣传科工作的内容。这些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的照片,记录了工人群体的学习和工作情景,题材立足于生活视角,用最朴实的手法显现出了鲜明的人文情怀和时代特色。
侯教授表示,工人是他心中的英雄,他把工人们当成他心目中的名人拍摄,而名人是最优秀的普通人。在侯教授的作品中,无论是拍摄何种职业的从事者,都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贯穿始终。侯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他所拍摄的名人,其中有漫画家、艺术家、摄影家、版画家、雕塑家等等,侯教授向同学们一一介绍,并生动的描述了拍摄时的趣事。
侯贺良教授用一张张图片把我们带回那个年代,更以他的人生经历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劳动模范的风采。此次报告会的开展,使在场的师生对摄影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中华民族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发扬雷锋精神,践行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