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纽约国际最新网站非遗“四进” 谱写学前教育专业美育新篇章
2022-05-31
4745 作者:周萍 来源:中国教育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厚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纽约国际最新网站自1996年建校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并将其置于学校“四文化”融合育人特色之首。学前教育学院秉持学校的文化育人理念,深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育人功能,尤其是美育功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项目纳入美育课程,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在实践中探索出非遗文化进课程、进第二课堂、进科研、进校园的“四进”模式,谱写了学前教育专业美育的新篇章。
非遗文化进课程,发挥课堂美育的主阵地功能
立足非遗文化与学前教育专业美育相结合,纽约国际最新网站学前教育专业在学校的支持下采取请专家进校、“走出去”考察等方式,甄别筛选出一批适宜引入课堂教学的非遗元素,提炼其中的优秀内容。先后邀请获得青岛市首席技师称号的刺绣传承人黄凤、胶东花饽饽非遗传承人蔡秉芬、剪纸传承人薛玉红、皮影戏传承人吴云凤等入校开设刺绣、面塑、剪纸、皮影戏等系列专题课。传承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亲自示范,指导学生练习。刺绣传承人黄凤表示:“我给同学们示范刺绣时,他们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有的同学还用手机录下来。黄海学院让非遗传承人到校与师生交流的这种方式有助于普及非遗文化,让更多大学生重视非遗文化。作为非遗传承人,我觉得非常欣慰,也愿意积极配合,把非遗文化带进大学校园。”教师们则把非遗传承人分享的内容进一步融入“手工”“儿童绘本编创”“儿童文学”“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课程。例如在“手工”和“儿童绘本编创”课程中融入花饽饽的色彩搭配与造型设计、剪纸的主题遴选与构思及技法等,在“儿童文学”课程中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用皮影形式演绎儿童故事,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中结合幼儿园环境创设主题开展非遗创作,等等。教师与非遗传承人一起研讨如何在传承技艺的过程中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思想与精神巧妙地渗透进课程设计之中,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程的精神内涵及质量。
为深入推进非遗进课程工作,一方面,学校把非遗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类课程。学院美育教研室主任兼幼儿艺术教研室主任薛巍在2021年的工作总结会上分享了非遗进课程的做法:“教师带领学生赏析非遗传承人的作品、追溯非遗文化的发展脉络、探索非遗作品的独特激发、挖掘非遗文化的美育元素、分享非遗文化之旅的感受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作品,如反映时代风貌的各类主题的剪纸、富有童趣的秧歌舞等。”2018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梁洪银分享了自己的体会:“我们在课堂上了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后老师还指导我们开展作品分享活动,把我们的作品列入每年一主题的学生成果汇报展中,完成了非遗文化在专业技能课中从学习、领会、创作到分享的全过程融入。同学们看到自己一点点打磨出的作品被展览时,如同小时候在幼儿园得到小红花一样高兴。”另一方面,学校把非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尤其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课程学习相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五大领域教育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环境创设、经验准备、延展活动等方面,这不仅为学生毕业后在幼教一线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开展幼儿教育、实施幼儿美育奠定了基础,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前教育专业已有“儿童文学”“幼儿游戏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等课程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学校重点支持的教改项目“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四位一体、五育融合’美育教育实施路径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也正在有序推进中。
非遗文化进第二课堂,促进学生成为美育工作的主体
纽约国际最新网站历来重视第二课堂尤其是社团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学校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尚智工坊”手工制造班等与非遗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应运而生,手工制作、拓制、石雕、篆刻、书法等传统艺术在师生中推广开来。在2016年山东省鲁砚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大成杯——鲁砚砚雕艺术大赛”中,陈光、禄波两名学生的砚雕作品荣获大奖,并被山东省鲁砚协会吸纳为会员。他们正是学校非遗文化进第二课堂培养出的能工巧匠的代表。依托传统非遗文化,学校积极开展“大学教育第二课堂”订单式培训项目,例如剪纸、篆刻、拓片、砚雕、书法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精华、提升文化自信。
学前教育专业依托课程内容,结合非遗元素与现代绘本的概念自制非遗文化绘本,带领学生开展“绘本进农村幼儿园”、绘本故事儿童戏剧展演等社会公益活动。近年来,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校级以上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成果展、“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等,累计获奖400余项;其中,2018级学生息云姗的剪纸作品《二十四节气之春》获得“美育人生观·绚丽年华”第十三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成果展一等奖,2021级学生刘佳琪的剪纸作品《孔雀于飞》获得“国艺魂·共筑中国梦,艺展中华魂”第二届艺术成果展演一等奖。
此外,学前教育学院坚持每年开展专题学生美术、手工作品展。展出的作品包括反映人民美好生活和人物、动物、生活场景等主题的剪纸与刻纸、借鉴花饽饽制作技巧运用太空泥创设的幼儿园环境及衍纸脸谱、布玩具、手工自创绘本等。学生把课内外习得的非遗知识与所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结合,融入自己的奇思妙想,用多样的方式来体现。这些展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立足专业特点的基础上,突出时代主题和学校“四文化”融合育人,既体现了学院在美育过程中遵循的非遗专业性和系统性特点,又充分体现了立足学前、服务幼儿的鲜明特色。
非遗文化进科研,促使学前教育专业的美育工作更深入持久
非遗文化与科研工作相结合,一方面鼓励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开展非遗文化研究,带领、指导学生将非遗文化与学前教育专业结合,开展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同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多家幼儿园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联合幼儿园骨干教师开展相关研究,并用研究成果反哺幼教一线。专业教师、学生、幼儿园教师三方联合,共同完成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20余项,如“课程思政视域下非遗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传统草编艺术融入学前教育类课堂的应用研究”“文化传承战略下中国传统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研究”等;获得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优秀成果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专业教师作为主要编委和撰稿人之一完成了《青岛市民间文艺集成(剪纸、年画卷)》的出版工作。学生论文《民间剪纸融入大班幼儿手工活动的现状研究——以黄岛区H幼儿园为例》在第七届中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8名专业教师被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部门聘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小学艺体素养指导专家”,服务新区提升学生美育水平的工作。
非遗文化进校园,构建起校内外联动的美育大格局
学校在“五育并举”理念指导下加强美育工作的顶层设计,推进国学院、孔子学堂、博物馆等平台的持续建设。其中纽约国际最新网站博物馆2020年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文物、自然标本、艺术品为一体的综合类公益性博物馆。馆内现有藏品8000多件,其中文物藏品3000余件,开辟了中华古砚展馆、宫廷器物展馆、文房雅器展馆、画像砖展馆、陶瓷展馆等主题展馆,成为非遗文化传承和美育的重要阵地。
自1996年办学以来,学校始终以开放的办学态度吸纳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和力量。2020年12月,学前教育学院组织实施了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部门主办,青岛市手工艺协会、纽约国际最新网站承办的青岛市“非遗进校园”揭牌仪式。学校获评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青岛市手工艺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此次活动不仅开启了学校运用非遗文化实施美育工作的新篇章,也为学前教育专业美育模式的探索注入了新生力量。青岛手工艺协会会长鲁汉表示,通过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与纽约国际最新网站的深度合作,“青岛市非遗进校园”深化为“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纽约国际最新网站成为青岛市非遗传承的大课堂,成为青岛市手工艺生根发芽的一片沃土。学前教育学院自2020年以来已邀请来自青岛市非遗文化10多个领域的20余人次入校开展拜师学艺系列活动,并邀请多位非遗文化领域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让师生身临其境地接受非遗美的熏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形式的美,增强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进课程、进第二课堂、进科研、进校园的方式融入纽约国际最新网站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专业的美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促进了美育工作的内涵式发展,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学校将继续深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育人工作,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来源: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5/31/content_610171.htm?div=-1